用故事、遊戲、問答,接住孩子爆炸的『為什麼』…
我要大推小牛頓的「PLAY&LEARN」、「WOW原來是這樣」和「故事中的科學」
這篇是直指重點的分享文,不會有落落長的文字佔爸媽太多時間的XD(我知道父母們太忙了)
有沒有覺得孩子像一顆永不停歇的探索雷達 ?
當他們舉著落葉追問:「葉脈是樹的血管嗎?」
盯著洗碗泡沫驚呼:「雲被擠爆就變成雨了嗎?」
那膨脹的好奇心,就像海綿吸水一樣,
卻也讓爸媽在「十萬個為什麼」的圍攻中,
既欣喜於他們的求知慾,又苦惱於自己的知識庫告急 (求救google XD)。
此時父母需要知識書籍來滿足孩子的需求,
不要是生硬的教科書,
需要的是活潑生動的、圖片清晰的、知識也正確的知識類童書來引發他們的興趣。
這次我們要開團的小牛頓
就是這樣的風格唷~
分齡也分類、主題清晰、編排上也有邏輯性,很好的幫孩子清楚吸收各類知識~
在進一步分享書中內容之前,
請容我以「科普迷妹」身分
致敬背後的傳奇推手——小牛頓科學教育團隊。
(我小時候也是看過他們不少本雜誌的~挺!! )
「牛頓雜誌」這個名字對許多父母而言,是童年書櫃裡的「科學啟蒙導師」;
自 1983年引進「牛頓雜誌」繁體中文版 那一刻起,
小牛頓便以 「科普是根與芽的智慧工程」 為信念,在台灣播下科學教育的種子。
四十多年來,從引領風潮的「小牛頓雜誌」、「小小牛頓」到「新小小牛頓」,
他們用超過「30座金鼎獎」的堅持 ,
告訴世界:好科普,能讓知識扎根,讓想像力發芽。
若你也曾在童年裡為牛頓雜誌的太空星圖驚嘆,
那就讓孩子繼續探索小牛頓寶藏的機會吧!
這篇文章會分享三個系列
分別是PLAY&LEARN、
WOW原來是這樣
和故事中的科學
每個系列適合的年齡不同,主題類型和特色也不同唷~
首先~先來分享5-8 歲孩子適合的【PLAY&LEARN】
PLAY&LEARN 可不是嚴肅的科普書籍唷!
它的特色除了以活潑的方式介紹知識之外
還有互動遊戲 : 比方迷宮、找不同、塗色、邏輯推理、貼紙遊戲…等等等,
以有趣的遊戲更加深孩子知識上的吸收~
PLAY&LEARN 把地球切成 7大主題場景:
農場、草原、雨林、高山、 海洋、沙漠、極地
每本都是一趟主題旅行
翻開書就像背上小背包,孩子瞬間「瞬移」到非洲草原看獅子狩獵,或潛入雨林找樹懶~
這一套書可以讓孩子認識120種動、植物
還有150個結合書中內容的小遊戲,讓孩子學中玩、加深書中學習到的知識內容。
玩的部分 :
從封面開始,孩子就可以使用油性簽字筆玩連連看的遊戲
不同的主題裡規劃的互動遊戲也會有所不同
這邊列舉幾個
比方找不同
邏輯推理(比一比哪一種熊高、哪一種熊重)
這是孩子最愛的貼紙遊戲~
讓大象保護小象
另外還有類似大富翁的小遊戲
擲骰子幫信天翁找到食物後回家
孩子製作教具得過程還能享受D.I.Y的樂趣
遊戲中有多種有去的考驗幫助信天翁前進或倒退唷
孩子玩這一系列的遊戲很開心呢!
PLAY&LEARN這個系列每一本都有多種互動遊戲可以玩唷!
ㄎㄎ…這可是小孩主動「玩到被知識綁架」的陰謀設計
這套書心機到讓老母偷笑:孩子以為在玩,其實掉進學習陷阱!
這一套書 5-8歲可以自行閱讀(是否會注音符號拼音為標準),
5歲以下的孩子則需要家長陪讀、引導。
+ 3Y當操作書:貼貼紙+簡易塗鴉
+ 5Y變遊戲書:走迷宮+找不同挑戰
+ 7Y晉升百科:細讀知識框+當小老師考爸媽
使用期非常的長、C/P值高
以下是各本主題介紹 ,以有部分書中內容可以參考~
農場探索
讓孩子認識20種農場上常見的動植物,
公雞母雞、乳牛、綿羊、山羊、馬、稻米、小麥……
還教導分辨容易混淆的觀念,例如鵝和鴨
草原冒險
這本書裡介紹非洲草原上稀少的樹木、稀少的降雨量,
以及以草類為主的植物和各種大型動物。
雨林
雨水豐沛、林木茂密的雨林
至今仍有許多未知的動植物等待人們去發現喔!
各式的猴類、松鼠猴、樹懶、老鼠水豚、巨嘴鳥…好多好多,等孩子來認識
一定要給你們看看這隻可愛的倭狨(手長大的小猴子)
和可愛的樹懶時鐘附件
高山探秘
陡峭難行的高山裡,氣溫比平地更寒冷
這裡住著許多「武林高手」呢!
包括擅長爬樹的黑熊、有長毛的犛牛、攀岩高手岩羊、狩獵高手金鵬、 披著白色絨毛的薄雪草等等等…
書裡也會有不常見到介紹的生物呢! 這是鼠兔唷~你見過嗎?
海洋遨遊
陸地上有牛有馬
海裡也有海牛和海馬,不過,牠們卻是天差地遠的動物哦!
這一本「海洋遨遊」帶你參觀高大的海藻森林
認識隱形大師比目魚
暢遊各式各樣的奇妙海洋生物…
沙漠冒險
乾燥少雨的沙漠裡住著各式各樣的奇妙動物 。
是什麼樣的特異功能,讓它們能在缺少水分的環境下生活呢?
認識仙人掌、石花、百歲蘭、駱駝、狐獴等 20種動植物唷!~
極地旅行
南北極的冬天幾乎照不到陽光,白皚皚一片冰雪,這裡也有不怕冷的動植物生存哦!
極地動植物包括 : 圓滾滾的豎琴海豹、毛色隨季節變化的北極狐、不會飛的企鵝…
還有矮小的苔蘚和地衣。
一共20種動植物,
學完知識,孩子可以試著分辨海豹、海象和海狗
WOW原來是這樣
接下來要分享的套書是 :WOW原來是這樣
這一套適合 5-8 歲的孩子~
5-8歲可以自行閱讀
5歲以下需家長陪讀
這套是小牛頓編輯群花費了3年、投入鉅資、並與多位插畫家聯手打造的唷~
它還獲選了文化部「第44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」
是我非常推薦的套書~~
我自己看了都喜歡!
3年磨一劍的內容相當精采!!
專治各種十萬個為什麼~
全套10冊
10大科學主題
內有130個科學知識點
260幅滿版精美插畫
130首朗讀音檔
貼近生活的10 項主題相當的實用
動物行為
動物冷知識
動物身體
宇宙探索
地球奧祕
生活科學
科技解密
植物生長
植物小祕密
身體密碼
裡面還有活潑可愛的插圖讓孩子覺得好親切
也有不失專業的插圖風格唷!
還有~~
不只是百科全書、也是 「科學思維訓練營」
除了知識面,還會讓孩子學習思考
每一個貼近孩子的提問,都會有三種可能的答案讓孩子思考、選擇唷!
上面的書葉我拍的不夠清晰
我截取官網的圖好了,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QQ
還有專業的圖像解密,告訴你原來是這樣
比方這個紙張的製造過程
或是手扶梯、電梯的原理
就連人體的解密也有唷~
所以有的內容都讓我家七恰看的好專注
他看了之後還會想拿問題來考我耶XD 好可惡喔!
這一套書還有「朗讀QRCode版」掃描線上聽~
書裡一掃QRCode,就能線上聆聽書中內容唷~
孩子就可以邊玩邊聽科普了~
故事中的科學
最後~要分享的是 : 故事中的科學
這套書的文字量更豐富、科普解析更深入,
引導孩子思考的細節也更多元,
正適合6-12歲孩子拓展探索的邊界。
這時期的孩子問題更深入,
當孩子開始追問『為什麼必須這樣?』時,
便是翻開它的最佳時機。」
故事中的科學 一套有四本
分別是童話中的科學1、2冊、預言中的科學以及神話中的科學
這套書讓我感受到故事的力量~
如果只是讓孩子看專業科普書,他一定馬上丟下書不看了
但是故事中的科學是利用 「故事劇場」先吸引孩子,
再來挑一個情節重點做原理解密
→最後是擴大範圍列舉更多生活的例子讓孩子獲得更多的知識~
我就以這個青蛙王子為例子為大家示範唷
故事情節中,公主的金球掉在池塘裡的這段,探討了密度問題 : 為什麼有的東西會沉、有的會浮呢?
再延伸到人體在死海不會沉的知識,再來用雞蛋做實驗~
如果一個故事的例子看不夠,我們多看幾個唷~
「故事中的科學」也有用盤古開天的例子來探討宇宙的形成、再介紹我們居住的地球~
還有牛郎織女的故事介紹了夏季大三角後再科普星星的亮度
或是從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探討了時間是哪裡來的呢? 再延伸分享古人計時的裝置
還有從阿里巴巴的故事中探討什麼是寶石? 再延伸介紹了鑽石
內容真的很多很多耶!
4本書共有60篇故事、120個知識點、16部科學影片
孩子能接觸到的知識包含物理化學、動植物、天文等領域。
這套「故事中的科學」是不是好超值?
全書彩色印刷,
擬真、童趣的插畫風格,吸引孩子的目光
孩子因為受故事吸引,看的是津津有味
看到有趣的地方還會笑咧
你看看,這是科學書刊會有的效果嗎XD
看來故事是能引導孩子引發對科學的興趣
還能因為覺得有趣這樣的情感連結
激活了記憶體!提升30%知識留存率。
三套精彩的書籍就分享到這裡囉~
「PLAY&LEARN」、「WOW原來是這樣」和「故事中的科學」
三套各有不同的特色~
卻都能引發孩子的興趣~
「PLAY&LEARN」
這套是動、值物迷小孩的寶藏,
七本遊戲書塞滿貼紙、迷宮和小機關。
用翻頁機關喚醒小手的渴望,
用有趣的內容和許多互動小遊戲讓孩子放不下這套書。
「WOW原來是這樣」
「10冊主題,就像10張探索地圖,
用孩子熟悉的日常事物當起點,
悄悄串起不同領域的知識
「故事中的科學」
那些以為聽過就忘的故事,
現在因為這套書有了不一樣的色彩,
可以在孩子的心裡長成解讀世界的鏡片了~
童話是最柔軟的科普~